Monday, July 3, 2006

I saw the Mummy

周日和小甲同学一起去参观了博物馆的埃及木乃伊展览。说来也好玩,我天天开车从博物馆旁边的地道通过却浑然不知原来旁边的那个建筑居然是The British Museum。小甲同学一定也是感觉超FAINT的,打电话来的时候问我说在battleship那里碰头吧,我一头雾水,不知道这battleship又是何地,最后结果只好是小甲同学来pick me up。

 

其实这展览也不尽然光是展览,其中还包含着3D虚拟现实的电影和IMAX电影。我对埃及文明一向是向往已久,总想着有朝一日能去实地考察,不过至今未能成行,也就只能先看看展览了解了解一些埃及文化的皮毛了。展厅颇小,陈列的是一个埃及寺庙僧侣的木乃伊以及出土的一些随葬品。我们到达博物馆的时候已经颇晚,只有15分钟的参观时间就得赶着去看3D的电影,所以也就走马观花的溜了一小圈。感觉里,15分钟足已,因为怎么左看右看,那些陈列的小雕像都长得差不多一个模样,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材质和形态。其他还有一些出土的图腾,也只能稍作了解而已,因是也不懂具体含义。

 

倒是3D电影还有些意思,把木乃伊的制作方法,埃及古代僧侣的生活方式,以及对木乃伊的分析详细的讲解了一番,因为是3D电影,所以感觉木乃伊就呈现在眼前,甚至有时候感觉是在木乃伊的体内,不过有趣的是,原来木乃伊棺木上所谓的花纹其实是代表了不同的文字,包含着姓名,身份之类的信息,这倒还是第一次听说。

 

展览中最搞笑的事情是,我们参观了所有的随葬品,却差一点错过了最最重要的部分——木乃伊。从3D电影出来,正准备去看IMAX,我们却突然发现原来展厅还有个部分叫做The Tomb,本着进去瞄一眼的态度冲进去,却发现里面陈列着两具木乃伊。Well,也许不该说是木乃伊,其实只是陈列着装木乃伊的两具棺木,我坚信里面的木乃伊肯定被移走去做各种试验分析了,不过小甲同学却坚信里面肯定还陈列着木乃伊,就这点始终未能达成共识。

 

最后去看的IMAX电影 Mystery of the Nile是我觉得很精彩的一部分。小甲同学总是对我的英语单词掌握能力很疑惑,照他的说法是我该知道的单词不知道,不该知道的单词都知道,至于这个“该知道“做何解释,估计也只是他的personal opinion。照小甲同学的想象,IMAX就是属于一个我不该知道的单词,霍霍,不过我却知道。不过~,这个知道也只限于知道这个单词,知道这个是大屏幕而已。和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看到的IMAX不同,这个IMAX是个球形的大屏幕,于是观看的效果就好像尼罗河水天上来,颇有气势。观看这段历时100多天3260迈穿越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的尼罗河探险,不仅让我们体验到了尼罗河两岸的自然人文景观,而且还感受到探险者所经历的各种艰难,夜晚的风暴,沙漠的酷热,鳄鱼的危险,实在是精彩精彩。

 

有时候有些文化的遗迹只能用amazing来形容,古埃及人将一块巨石挖空凿建的神庙;为了搬迁神庙将之拆成无数大石块再重新拼建的工程之浩大;古埃及人精确的计算出太阳升起的位置使之每日第一缕阳光照射在神庙特定的雕像之上之神奇,有些谜底今日都还尚未能为人所解释。或许也正因此更增添了人们对埃及文明的神往。

 

小甲同学说,7月份的下一个展览是关于American Football,hiahia,我尴尬的笑两声说,这个可是真的一窍不通了。Hmm...得考虑考虑,是不是该进行橄榄球的普及教育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